郑曙旸:设计师应做美的播种者
郑曙旸
郑曙旸 简介
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美术系。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委员会主任等。
著有《室内设计资料集》、《室内设计经典集》、《室内设计表现图实用技法》、《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等书,先后发表 50余篇论文,为国内外多家机构完成室内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作品达30余项。
“客串”的魅力
一大堆头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艺术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
一大堆荣誉:中南海紫光阁、国务院接待楼获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首届室内设计大展金奖及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八一大楼的主楼门厅设计获国家轻工局全国第二届室内设计大展金奖……
这些头衔和荣誉的拥有者—郑曙旸教授,从 2002年开始,就在给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授“城市形象与人文景观规划”方面的课程。既是社会知名人士,又是学院领导,既要给本科生上课,还要辅导硕士、博士研究生,郑曙旸实在太忙,他戏称在继续教育学院授课是“客串”。
听课的人,是各地前来“充电”的领导们,其中约 80%是各级政府部门如建委、规划局的决策者。三、四年下来,就有近2000人领略到了郑曙旸的名师风采。
美育缺失
“不如意的地方多了。”谈起中国建筑装饰和城市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郑曙旸显得很激动,“建设速度太快就有问题,我们太快,有些东西没有来得及细想。”
事例一:大拆大建。在城市建设中,“拆”是一个最简单的办法,但往往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和人文景观的维系与发展,郑曙旸惋惜地说,“最好的资源给毁掉了”,“现在有点儿晚了,很多极具文物价值的建筑已经拆毁了”。
事例二:塔楼盛行。塔式楼房容积率最高,但塔式楼房是一种最不适合人居住的建筑形式。众所周知,塔楼的通风等各种问题没法解决,而房地产商却大肆炒作塔楼如何宜居。
在郑曙旸看来,文革期间甚至之前的整个中国教育体系都缺少“美育”这一重要内容。美育得到重视,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事情。
“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对此很多人在认识上有所偏差。一些人追求的政绩,需要的都是比较炫耀的那种,只看重表面视觉上的所谓刺激观感,而对文化本身底蕴的认识跟不上。一个城市的景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很多的人还是认识不清,是急需补充学习的。”从这一点来看,就不难理解郑曙旸课堂的价值了。
室内设计“跑到了室外”
郑曙旸的研究方向,曾主要是室内设计,他历时三年完成的《室内设计资料集》,迄今为止已出版了几十万册。该书填补了中国室内设计教育的空白,在设计行业几乎是人手一本。
那么,城市形象设计与人文景观规划又属于什么学科领域?郑曙旸为什么继室内设计之后,又在此方向投入精力进行研究和教学?该学科具有什么样的魅力?
郑曙旸说,按照传统的分法,中国建筑界有三大块:建筑,主要内容是建设房子;城市规划,规划城市整个布局;园林,以植物栽培为主。
室内设计——内部环境艺术设计派生于建筑。当楼越盖越高、房子越盖越大的时候,建筑的设计者已经不可能满足每一住户的具体要求了,在内部空间深化设计的市场推动下,室内设计专业脱颖而出。
室外设计——外部环境艺术设计即景观设计派生于室内设计。搞室内设计的人把室内的家具、陈设、颜色等要素的空间组合设计好后,业主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里面搞得这么好,外面为什么不顺便也弄好?这种需求—对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进行空间组合设计,园林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都没有深入涉及,于是,室内设计“自然而然就从室内跑到室外去了”。
这样一来,室内的范围被完全打破,室外与室内相通了,建筑内外两个空间给郑曙旸这批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人士提供了新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郑曙旸认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边缘性的学科,它需要综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以及室内设计专业的相关知识。这样一综合,环境艺术设计就有了自己的高度。
“在当代中国,当建筑的基本功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后,人们对城市形象、小区景观等环境艺术的要求就日益显著了。”
郑曙旸作品
艺术设计,挺美
在郑曙旸对环境艺术的理解中,他喜欢用时间来阐述这种艺术中所蕴含的特殊之美。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四维空间。空间是立体的,它本身的表现形式是三维的,而第四个维度是时间的维度,这个维度由人的流动造成。一个房子,你必须既在外头看,又在里头看,在走动的这一过程中得到一种综合的感受。”
“美感不是人在某一位置上的简单感受,它是通过时间的串接之后,就像演戏一样,形成一个个情景,这些情景不断变换,在变的过程中,人才能体会到整个过程当中的一种美感。这有点像看电影或者是看戏剧,是一个过程,强调视觉在过程当中的综合感受,除了视觉之外,其他所有的感觉—听觉、嗅觉、味觉等都参与进来了。“照郑曙旸的理解,是把“美”立体化、过程化了。
郑曙旸作品
为了更好地理解“四维空间里的美”,郑曙旸还详细解释了艺术设计的另外两大部分:二维的平面设计与三维的工业设计。
看书籍装帧、平面广告、招贴、包装等时,人的视线看到的是一个通过平面上的视觉所传达出来的图形,这是二维的。这种平面设计是基础。
各种各样的产品,包括手机、电脑、本子等等,它们的空间表现形式是三维的。这些产品的设计,基本上属于工业设计。
郑曙旸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决策者能够接触、理解、认同这些观念,因为各地城市的整体面貌,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这些关键人物的观念从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国家就能获得“相当大的益处”。
继续教育将成为教育的主流
在教学过程中,郑曙旸发现,学生接收的信息量甚至比老师还要多,而学生的变化也实在是太大太快,以前大概五年一变,现在简直是一届一届大不一样。如果还按上一届的办法去教下一届的学生,大多时候就很难再受到学生的欢迎了。
正规的教育尚且如此,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开展的项目,郑曙旸认为很多课题就特别解渴,特别能抓准脉络,因为学院在项目开发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对于继续教育,郑曙旸有自己的要求:时间可以比较短,但是知识量、尤其是信息量一定要大,授课要到位,要知道哪些人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正是有了这样一些认识,郑曙旸把接触到的人和接触到的事都视为学习的机会。对他来说,出去跟别人谈工程,参加评审,参加会议等等,都是接触新知识的良机。接下来,他就通过讲课、演讲、写书等形式,让更多的人学会这些知识,为他们的春秋人生增添灿烂,增补美丽。
郑曙旸作品
郑曙旸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