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2)
-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巴罗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是大约自路易十四 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饰,更为呆板,因而也更为柔弱。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普及。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作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
君主政体和教会的绝对权威在17世纪促进了那些有活力的表现形式向前发展,而它们正是专制主义的代表人物为了自我表现以及具体解释他们的专横权力要求而需要的。在18世纪,这些权威人物丧失了威望,这不仅因为一些世俗和教会的贵族由于放荡的品行而在思想道德上威风扫地,还因为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了理性思维,使人们有能力认识到了旧社会制度的缺点。这种依据批判性思维得到的充满乐观的自信,以及与此相连的对自身能力的无限自信,最终也导致了个人感情价值的高雅化。人们喜欢牧歌式的轻松愉快的抒情,喜欢阿那克里翁式的诗篇,不愿再要17世纪悲剧中那种符合道德的歌颂义务、荣誉和意志的英雄史诗,而是更喜欢喜剧的真实及其贴近现实的典型化和精彩的对话风格。
在这个时期里,造型艺术是这个在思想道德上得到解放的社会的一个忠实的仆人。尽管如此,洛可可艺术并不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或者与巴罗克艺术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因为又是椭圆形的,并且,还有两个比较小的椭圆厅介于中央大厅和西厂之间。总之,在教堂内部,椭圆厅和圆厅反复交叉渗透,这种“多声部性”简直可以跟巴赫创作的一首赋格曲相比。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洛可可世俗建筑艺术的特征是轻结构的花园式府邸,它日益排挤了巴罗克那种雄伟的宫殿建筑。在这里,个人可以不受自吹自擂的宫廷社会打扰,自由发展。例如,逍遥宫或观景楼这样的名称都表明了这些府邸的私人特点。尤金王子的花园宫就是一个节奏活泼的整体,由七幢对称排列的楼阁式建筑构成,其折叠式复斜屋顶从中间优美匀称地传至四个角楼的穹顶处(图202)。上面有山墙的单层正厅具有几乎是中产阶级的舒适,两个宽展的双层侧翼则显示出主人的华贵,却又没有王公贵族的骄矜。两个宽度适中的单层建筑介于塔式的楼阁之间,而楼阁的雄伟使整个建筑具有坚固城堡的特点——总之,极为不同的建筑思想,却又统一在一种优雅的内在联系中。正是这种形式与风格简直相互矛盾的建筑群体漫不经心的配置,清楚地体现出了洛可可艺术的精神。
维尔茨堡大主教府的楼梯厅为巴罗克晚期建筑的优雅留下了一个好印象。诺伊曼在这里大手大脚地浪费空间,设计了两个互相对称的楼梯厅,但只有其中一个建成。然而,仅只这一个就足以赋予这宏伟的内部空间一种壮观的气氛了,并且,这种气氛又由此传给了前厅、花园厅和朝觐厅等一系列建筑(图207)。威尼斯人堤埃坡罗在楼梯厅和朝觐厅画的天顶画,把建筑艺术的魅力发挥到了无可比拟的程度。天花板被600平方米的巨大天顶画化解为五颜六色的光,它们就像是从敞开的天空射进室内来的。这天空充满了光怪陆离的形象,它们巧妙地掩盖了建筑与绘画的界限(例如,狗就像是站在凸出的横线饰上)。石膏花饰也挤入了画中,而画中的人物则利用他们手上的雕塑物品占有建筑空间。凭借着这种幻觉手法,实现了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的完全统一。
洛可可建筑的外型满足于有节奏的布局、自然的建材或加上一层简单的色调,而内部装潢则五彩缤纷,形式多样。最大特点是明显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它是人生现世享乐生活的舞台,主要体现在王宫贵族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上。
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建筑比较:前者讲究线条的韵律感、量感、空间感和丰富而有变化的立体感,并带有绘画般的效果。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更讲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和装饰性的绘画布满壁面,甚至利用镜子或烛台等使室内空间变得更为丰富,喜欢用舶来品(如中国瓷器、日本漆器、东方丝绸与挂毯、非洲珠宝、意大利水晶灯等)装饰室内。
室内装潢通常以白色为底,利用花朵、草茎、棕榈、海浪、泡沫或贝壳等作为装饰的图案,带来一种异常纤巧、活泼的趣味,但却破坏了建筑的均衡、庄重和安定的感觉,尤其是使用金、白、浅绿、粉红等刺眼的色彩,更令人眼花缭乱,这种繁琐、矫揉造作的风格,实在是装饰艺术的极端。
代表作品:波夫朗( G.Boffrand , 1667~1754),巴黎《苏比玆宅邸》 (1736-9,例如内部的公主大厅)。德国费斯堡(Wurzburg)住宅内的《凯瑟大听》(Kaisersaal,1749~1754),由建筑师诺曼(B.Neumann,1687~1745)领导兴建,提埃波罗(G.Tiepolo,1696~1770)负责装饰天花板上的绘画(1753)。
洛可可建筑的外型满足于有节奏的布局、自然的建材或加上一层简单的色调,而内部装潢则五彩缤纷,形式多样。最大特点是明显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它是人生现世享乐生活的舞台,主要体现在王宫贵族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上。
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建筑比较:前者讲究线条的韵律感、量感、空间感和丰富而有变化的立体感,并带有绘画般的效果。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更讲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和装饰性的绘画布满壁面,甚至利用镜子或烛台等使室内空间变得更为丰富,喜欢用舶来品(如中国瓷器、日本漆器、东方丝绸与挂毯、非洲珠宝、意大利水晶灯等)装饰室内。
室内装潢通常以白色为底,利用花朵、草茎、棕榈、海浪、泡沫或贝壳等作为装饰的图案,带来一种异常纤巧、活泼的趣味,但却破坏了建筑的均衡、庄重和安定的感觉,尤其是使用金、白、浅绿、粉红等刺眼的色彩,更令人眼花缭乱,这种繁琐、矫揉造作的风格,实在是装饰艺术的极端。
代表作品
波夫朗( G.Boffrand , 1667~1754),巴黎《苏比兹宅邸》 (1736-9,例如内部的公主大厅)。
德国费斯堡(Wurzburg)住宅内的《凯瑟大听》(Kaisersaal,1749~1754),由建筑师诺曼(B.Neumann,1687~1745)领导兴建,提埃波罗(G.Tiepolo,1696~1770)负责装饰天花板上的绘画(1753)。 丹麦皇宫也是标准的洛可可建筑。
-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